邹城市: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日期:2024-10-30 浏览次数:


近年来,邹城市以林长制为抓手,以“护绿、增绿、用绿、活绿”为导向,统筹推进国土绿化、森林防护、自然保护地管理、经济林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提质增效,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,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

一是夯实责任,推动林长制全面见效制发全市林长制年度工作要点,明确各镇街和相关部门年度任务,推进林长制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、共同发展。印发《邹城市“林长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年”活动实施方案》《邹城市“林长尽责年”活动实施方案》,进一步推动责任体系、工作机构、制度落实、考核评价、档案管理等方面规范化,全面提升14名市级林长、22个责任单位、134名镇级林长、562名村级林长和680名护林员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成效。严格林业执法监管,构建“林长+警长+检察长+法院院长”的联动执法机制,聚焦森林资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保护行动,形成涉林违法案件“侦诉审”一体化的执法司法合力。

二是增绿有方,绘就生态新画卷科学规划造林空间,统筹实施荒山绿化三年行动。三年来,邹城市以尼山区域国土绿化项目为依托,按照“增绿、添彩、提质”的原则,建立健全“一图布防、一表统管、一网覆盖”的绿化管护责任体系,选择侧柏、黑松等常绿树种,搭配黄栌、红栌等彩叶林种,打造治沟与治坡、生态林与经济林、绿化和美化相结合,片、带、网相结合的多树种、多层次、多功能的生态林体系,高标准完成荒山绿化和抚育2.6万亩,全面消灭全市32个宜林荒山,并逐山头落实蓄水池、防火墙、硬质隔离带、水井、管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,建成蓄水池60个、深水井32眼,铺设输水管道41公里,硬质隔离37公里,完成村庄绿化30个,全方位提升森林生态质量,为美丽邹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。

三是护绿有力,筑牢生态安全网加强森林资源日常监管,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,认真落实林木采伐限额、林地征占用等监管事项,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。开展美国白蛾、杨小舟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,将全市划分为16个大网格,701个分网格,设置监测点33处,落实专业监测人员40名,形成市、镇、村三级网格化防控测报体系,今年以来,发布虫情预报18期,完成飞防8.4万亩,地面防治2.8万亩,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、危害程度“双下降”和“有虫不成灾”目标。全市128个森林防火值班卡点、4个固定防火检查站全部在岗运行,严格火源管控,严查违规用火行为,清理40余万平方米林下可燃物390余吨,全面消除火灾隐患。

四是守地有责,撑起自然保护伞编制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,推进峄山地方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,成功申报2024年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资金128万元,实施太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修复项目、太平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保护提升项目、全市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调查项目。建立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联勤联动机制,联合各部门开展打击非法猎捕、交易、食用野生动物专项行动,持续巩固野生动物保护良好局面。成立邹城市野生动物救助站,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工作,近年累计救助野生动物400余只。依托邹城市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,加强重点时期候鸟监测,对太平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进行调查摸底,建立健全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档案,切实维护全市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安全。

五是用绿有效,激发富民新活力以邹城优势特色经济林产业为重点,与中国林科院、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在科技、人才、信息、项目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,开展大樱桃、蓝莓、桃等林果优新品种的引进、培育、筛选、总结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。推动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将邹城纳入示范县重点扶持,推动山东省农科院设立果树博士科研工作站1处、山东省果树所设立科技试验基地3处、济宁市设立林果专家示范基地3处,齐早、鲁樱5号大樱桃在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上分获“特等奖”和“一等奖”,“本味爷爷”烤核桃和“邹鲁人家”丹参茶获第十八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,近年累计获得中国林交会奖项近30项。组建民间科技林长队伍,今年已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活动30余次,培训林农6000余人次。截至2023年底,邹城市林果总面积达到15.4万亩,年产林果产品12.2万吨,产值达8.5亿元,带动全市5万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经济林生产,先后荣获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市、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。(邹城局许平 秦国桓)


打印 关闭

上一篇:

下一篇: